- 首页
- ->文章详情
- 资讯动态
- 项目动态
- 行业动态
- 成果展示
1.中医药特色技术:中医药特色技术治疗疾病历史渊源,有中医药理论基础,实践证明中医药特色技术能治疗疾病,无副作用,用物、操作方法简单,只要病人配合,临床医师诊断辨证准确,也能解决西医效果不明显病例,达到“技到病除”。
2.中医药特色技术临床案例:病人王某某,女,54岁,因“腹泻4个月”,门诊以“肠易激综合征”于11.0310:53收入院,因腹泻4个月,稀水样便,6-7次/日。体重下降10千克,曾在齐鲁医院就医,做全消化道的钡餐,结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诊治效果无效,为更好的治疗,寻求中医,慕名而来我科治疗。诊断:1.肠易激综合征2.胃炎遵医嘱给予温脐散脐灸治疗,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大便日一次,成形软便,体重增加,病人满意。
3.脐灸: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使药物透入肌肤,以达到刺激经络之气,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整人体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4.四合一功效:
(1)中医神阙穴,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元神的门户,张景岳《类经附翼》云:“人之初生,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命门也......,此虽至阴之地、而实元阳之宅”,位于脐中央,为经络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统属全身,《医宗金鉴》言神阙穴“主治百病”取此穴进行药敷,能扶阳固本,调理人体的多种疾病。
西医肚脐眼,是一个具有独特解剖结构和独特作用的整体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胎儿整个机体是信息全等的,它与整体有广泛性联系,因而“脐”就是一个全息胚。皮角质层薄、屏障功能弱,渗透性强,而且脐下区血管神经丰富,容易使药物渗透被肌肤吸收。
(2)艾灸:《医学入门》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刺,必须灸之。”施灸的材料很多,但以艾叶制成的艾绒为主,其味苦,辛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从新》载:“艾叶......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
(3)中药敷脐:始载于《皇帝内经》,将中药研成细粉,封闭保存以备使用,中草药多为温热芳香类,辛、香、生、猛、温,药有五味五气,内合五脏,气味择经而行,各归其所。
(4)面碗:小麦粉突破传统“荞麦圈其外,填药盖槐皮”,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优点:1.取材方便2.可塑性强3.不易过敏4.密封性好5.比热容大6.水合作用
5.脐灸优势及特色:1.简、便、廉、验、捷2.给药途径特殊3.患者无痛苦4.一般无毒副作用5.适用推广应用
6.中医药特色技术“艾灸法-隔物灸-脐灸”值得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