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 资讯动态
  • 项目动态
  • 行业动态
  • 成果展示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中医药特色技术之电磁针贴技术心得分享
2024-02-26 10:21:06
作者:吉学东

    电磁针贴技术是一种简单、便捷、速效的中医适宜技术。通过针灸理论与现代组织损伤学理论相结合,配合使用智能针灸针具,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痛点靶向疗法、特效穴位疗法、瞳康疗法等多种技术,形成的一种全新特色治疗体系,治疗时能够达到强度智能、深度智能、角度智能、广度智能、频率智能,避免了传统针灸的手法、角度、取穴要求精准等操作难点,从而使针灸技术简单化、便捷化、智能化。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治皮毛”。电磁针贴技术即在十二皮部理论指导下的通过治皮毛而起到抗病防病之功。
    电磁针贴技术属于皮内针的一种,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做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给皮部穴位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属于传统针法里面的浮刺和浅刺。浅刺是通过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留针的目的则在于候气或者调气,最终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
    针埋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起到祛除病邪的作用,在不影响活动下给予患者持续性的刺激和治疗,相对于传统针灸固定模式,优势明显。
    电磁针贴长久留针可通过穴位刺激调整内源性物质、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复杂网络调节功能整合后发挥对靶器官的调节治疗作用。
    优势特点
    1.安全无痛。本法为浅刺,只及皮下,不达深层,不会伤及脏腑、神经及大血管,是针法中最安全之一。因为撳针针体短小,几乎无痛。
    2.起效迅速。特别是对疼痛性疾患达到针到痛减之效。
    3.舒适,适应症广。凡针灸体针的适应症均可采用皮内针治疗。而且此法在运用过程中不影响患者的运动,避免了体针固定单一姿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微孔胶布可适应皮肤的伸缩性,随皮肤的活动而活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4、方便、长效。携带方便,使用方便,操作方便。长时间留针,持续刺激,增加对穴位的治疗作用,且不影响正常生活。